浮雕的发展历史
浮雕是一种以三维空间来展现雕刻在器物上的雕刻艺术,其历史发展相当久远。浮雕是雕刻的一种,雕刻者在一块平板上将他要塑造的形象雕刻出来,使它脱离原来材料的平面。浮雕是雕塑与绘画结合的产物,用压缩的办法来处理对象,靠透视等因素来表现三维空间,并只供一面或两面观看。
浮雕起源于原始先民,原始先民信仰原始宗教,浮雕随着原始宗教的发展出现了,进入奴隶社会,特别是我国的夏商周时代,青铜器特别发达,铜雕艺术不断趋于完美。
在夏商周时代,青铜器上的浮雕装饰纹样以怪异的线条,深沉凸现出的铸造刻饰,体现了一种无限的原始的宗教感情,其中“饕餮”纹是中国古代青铜器上最有特色的一种浮雕装饰样式。
浮雕工艺在境内残存的最早的浮雕作品为唐代王潮墓室穹顶的莲花浮雕石砖和宋代洛阳桥上的月亮女神以及黄塘岩峰寺前后殿壁上石龛的弥勒佛、观世音立像浮雕,其雕刻线条柔顺秀美,具有较高的技艺水平。
浮雕的雕刻技艺和表现体裁与圆雕基本相同。在内容、形式和材质上与圆雕一样丰富多彩。浮雕的材料有石头、木头、象牙和金属等。古今很多大型纪念性建筑物和高档府第、民宅都附有此类装饰,其主要作品是壁堵、花窗和龙柱及柱础等。浮雕不仅起到了装饰性的作用同时还是人们精神文化的追求。
下一篇:
石雕龙柱起源及其含义
上一篇:铜雕佛像的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