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雕塑可以陶冶学生的审美和道德情操
校园以培养人才为根本目的,是教育的场所。这就决定了校园雕塑主题必定具有教育意义的特性。校园雕塑是一位“沉默而有风范的教师”,能在既有条件和所及范围内最大限度地发挥无声的教育作用,主要表现在审美教育和道德陶冶教育功能。校园雕塑的教育效应首先应该是审美的,它给人以情趣,净化心灵,怡情养性。校园雕塑蕴含着丰富的美的因素,有色彩搭配的协调之美,有结构比例的匀称之美,有要素组合的和谐之美,有性能耦合的统一之美;在美的熏陶下潜移默化养成的美的行为、美的语言、美的性格;通过感受美,逐步达到理解美、运用美、创造美,进而迸发出爱的情感。优秀的校园雕塑的外形构造无处不散发美,它们就是优秀的校园物质文化,对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追求美有巨大的审美陶冶作用。其次,优秀的校园雕塑主题能起到良好的道德陶冶的教育功效。现在的学生获取知识的场所不再局限于课堂,他们已扩展到整个校园,在校园环境中的交流、沉思乃至休息都是获取知识、陶冶情操、传承文化。校园雕塑融入互动的文化环境与精神氛围中,蕴含着教育目的,深刻地影响学生的个体发展,特别影响着学生的价值取向、思想品德的形成以及生活方式的选择。换言之,影响着学生的意识、思维与行动。
构建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和精神氛围,可以促进学生产生内部心理变化,通过最深刻最微妙的方式植入学生的大脑深处,形成稳定健康向上的文化意识,使他们的判断和行为无不处于一种下意识的控制状态,导致他们能正确地评价社会和认识自我,并能稳定地指导自己对未来生活、理想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比如校园里的纪念性人物雕塑,在历史上做出巨大贡献的思想家、战争年代的英雄人物,当代杰出的社会活动家。或刻画他们大义凛然、九死不悔的英雄气概,激起学生对英雄人物的无限崇敬;或诉说他们殚精竭虑,呕心沥血求索精神,培养学生为真理而献身的崇高情感。仁人志士的浩然之气,融入学生的精神之中,内化为学生人格的一部分。再次,学生们通过审美快乐获得科学、历史、人文知识,也可以通过审美快乐而获得对自己对探索未知领域知识的兴趣,甚至可以获得一种超越的精神情怀,对祖国民族文化的钟爱和赞叹,从而激起一种自豪感,迸出发一种进取向前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