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景雕塑> 动物雕塑> 马雕塑> 马踏飞燕雕塑

马踏飞燕雕塑

马踏飞燕为东汉青铜器,来自甘肃的武威,1969出土于雷台汉墓。马通高34.5厘米,身长45厘米,作昴首嘶鸣、飞奔前进状。为了显示奔马的飞驰,作者大胆想象,别具匠心地使支撑马身全部重量的右后足放在一只飞鸟身上,其它三足腾空,既表达了风驰电掣的速度超过了飞鸟,又巧妙地利用飞鸟的躯体,扩大了着地的面积,保证了奔马的稳定,从而赋予作品以深刻的意境,表现了独特的浪漫主义色彩。古代艺术家的这一杰作,不仅神态生动,制作精美,想象力丰富,而且艺术造型符合力学平衡原理,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高超的智慧和创造力。它是中国灿烂文化的精品,是古代艺术的一颗明珠。1983年10月5日,国家旅游局发布公告,将马踏飞燕确定为国家旅游标志。如今,它已被列为国家首批禁止出境展览的64件(组)一级文物之一。

马踏飞燕现存于甘肃省博物馆二楼的丝路文物陈列展,只见在一米多高的台基上,武士方阵布了好大一片,阵势整齐,威武雄壮,好似出征前的列队。在前面的玻璃展柜里摆放着马踏飞燕,一束灯光照在铜奔马身上,更加突出了奔跑的姿态和肌肉的明暗对比。时光流逝了一千八百余年,但这丝毫不影响这件精美绝伦的珍贵文物在中国艺术史上的重要地位。

相关文章

网站导航 电话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