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雕孔子像校园

孔子雕像大多以站姿为造型,面部表情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长髯垂胸,衣袂飘飞,双手合于胸前,目视远方,身体左侧佩戴有一把宝剑。雕像身体以简朴、概括的手法,将人体的结构融入自然的山石形态当中,似巨石,似高山,气势磅礴,古朴雄浑。孔子作为人们膜拜敬仰的楷模,所以孔子雕像大多庄严凝重,以写实的手法尽可能准确地来表现孔子在我国人民心中的神圣形象。除神态外,人物服饰的刻画也尤为细腻,或内或外层次井然有序。孔子是我国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政治家,开创儒家之风,仁学派创始人,集华夏上古文化之大成,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 至圣先师、万世师表,是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校园里的石材浮雕与所有的校园物质景观一样,积淀着历史、传统、文化和社会的价值,蕴含有巨大的潜在教育意义。校园石材浮雕通过被解读,不仅使学生掌握一定群体的环境知觉,同时从雕塑作品中领会特定文化的设计思想、态度、情感和价值观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校园石材浮雕大都运用抽象与象征、隐喻和悖论的手法表现,特别是我国的校园浮雕,一般具有纪念性、象征性、激励性、装饰性等特点,突出思想审美、重视德育潜化,或着重表现人类的智慧和对真善美永恒的追求。
校园浮雕是物质化了的精神载体,校园石材浮雕是校园文化的载体,反应了一个学校的精神文化水平和道德素质要求。校园石材浮雕的隐性教育功效体现在多方面,首先体现为对学生价值判断的影响,这其中传统的伦理道德和时代的主导思想又表现得十分突出。校园石材浮雕作为一种精神载体,它具有文字属性,同样体现文以载道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