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鼓貔貅门墩

石雕貔貅一直以来都深受人们的喜爱,不仅仅是因为石雕貔貅是祥瑞的象征,瑞兽文化还反映出中华民族的大融合,是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象征。国民间长久寄寓传颂的貔貅瑞兽,体现形态庄重,威而不猛,泰而不骄,贵而不俗,灵而不钝,蕴含着自强不息、厚德载福,向往盛世、平和可亲的精神,体现大中华风范。
石门墩上通常雕刻一些中国传统的吉祥图案,因此是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石刻艺术品。须弥座是整个石门墩的基础,一般会刻有莲花的形状。石门墩的起源,应该与蓟州郡县的建制有关,最早的石门墩如今当然很难见到了,而早期的门墩,仍可以寻出一些蛛丝马迹来。现存最早的门墩是中山公园社稷坛门前的一对石墩,有人说它是隋唐时期遗物。其中还有唐代时期的翼兽,辽金时的石虎,元代的石狮。石门墩的发展和辽中都、元大都的兴建也密不可分,而明清两代则是石门墩的鼎盛时期。石门墩不但历史悠久,而且数量也很多,文化内涵丰富。从现存的门墩看,总量仍在万件以上。从建筑的功能上看,石门墩当初只是起支撑固定院门的作用,为的是让门栓基础稳固,防止大门前后晃动,这非常符合力学原理。它的起源与宅院同步,根据建筑结构与技术发展的历史规律,石门墩在脱离了原始穴居以后就开始逐步发展,到后来,门墩的功能多样化了,除了建筑功能,还增加了观赏性,这样,石门墩就逐渐成为一件精美的艺术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