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表起源的三种说法
华表也称作桓表,是中国一种传统的建筑形式。古代用以表示王者纳谏或指路的木柱。华表一般由底座、蟠龙柱、承露盘和其上的蹲兽组成。华表是一种标志性建筑,已经成为中国的象征之一。华表用于放在宫殿、陵墓外的道路两旁,也称为神道柱、石望柱、表、标、碣等。有研究认为,华表起源于远古时代部落的图腾标志。现在天安门前的华表上蹲着的一头怪兽,非狮非狗,头望宫外,名为“望天吼”,民间传说这种怪兽性好望,让它望着宫外,是让它眺望远游的皇帝不要迷山恋水,早作归计,以理朝纲。这种说法本身包含着先人建造华表时对王权的一种虚幻的期望。而远古时的人们都将本民族崇拜的图腾标志雕刻其上,对它视如神明,顶礼膜拜,华表柱顶的雕饰也因各部落图腾的标志不同而各异。历史进入到封建社会以后,图腾的标志渐渐在人们心中印象淡薄,华表上雕饰的动物也变成了人们喜爱的吉祥物。如唐朝诗人杜甫有“天寒白鹤归华表,日落青龙见水中”的诗句,其意就是说华表的柱顶上雕饰的是白鹤。观宋代名画《清明上河图》,华表上确实雕饰有白鹤。据传这是因为一个名叫丁令威的人,学道成仙,化鹤归来,立于华表上作歌,故人们以后将白鹤雕刻于华表柱子上,以示吉祥。
也有人认为,华表是由一种古代的乐器演变而来。这种乐器为“木铎”,是一种中间细腰,腰上插有手柄的体鸣乐器,先秦时,代天子征求百姓意见的官员们,奔走于全国各地,敲击木铎以引起人们注意。后来,天子不再派人出去征求意见,而是等人找上门来,将这种大型的木铎矗立于王宫之前,经过演变,就成了华表。还有说法认为,华表原是古代观天测地的一种仪器,春秋战国时期有一种观察天文的仪器为表,人们立木为竿,以日影长度测定方位、节气,并以此来测恒星,可观测恒得年的周期。古代建筑施工前,还以此法定位取正,一些大型建筑因施工期较长,立表必须长期留存。为了坚固起见,常改立木为石柱。一旦工程完成,石柱也就成了这些建筑物的附属部分,作为一种型制而保留下来,每每成为宫殿、坛庙寝陵等重要建筑物的标志。后世华表多经雕饰美化,表柱有圆形、八角形,雕有蟠云龙纹,柱头有云板,柱顶置承露盘。华表的实用价值逐渐丧失而成为一项艺术性很强的装饰品。